延遲放射治療療程對早期乳癌病患有不好的影響
根據美國紐約康乃爾大學醫學院研究報告指出,如果早期乳癌病患因故延遲輔助放射治療療程太久,導致日後復發或是死亡等乳癌相關不良事件的機率是其他人的1.32-3.94倍以上。
當輔助放射治療開始的時間,距離開刀超過八周、距離化療結束超過四周以上才開始接受放射治療得病患,臨床上視為放療療程有受到延遲;如果距離開刀超過十二周、距離化療結束超過八周,臨床上視為高度延遲。
對於日後發生乳癌相關不良事件的定義有三:(1)病患因乳癌需再度治療、(2)發生第二個新的乳癌、(3)因乳癌而死亡。
論文內容指出,該研究分析美國SEER資料庫中,乳管原位癌(DCIS)以及第一期乳癌病患共7791位的資料發現,大約有16%左右的病患的放射治療療程因故受到延遲,另外約3%的病人沒有完成放射治療療程。
第一期乳癌病患如果放射治療療程因故受到延遲,日後發生乳癌相關不良事件的機率是其他人的1.14倍 (95%信賴區間 1.00- 1.30);如果未完成放射治療療程的病患則有比較高的死亡率(OR=1.32倍,95%信賴區間 1.06- 1.63)。
如果放射治療療程距離手術高度延遲12周以上(距離化療結束8周以上),則對於乳管原位癌(DCIS)病患日後發生乳癌相關不良事件的機率是其他人的3.94倍 (95%信賴區間 2.51- 6.17);而對第一期乳癌病患的機率是其他人的2.77倍 (95%信賴區間 1.84- 2.59)。
早期乳癌的治癒率和其他癌症相比算是非常高的,乳管原位癌(DCIS)的五年存活率甚至幾近100%。在台灣,擁有完善放射治療設備的醫院頗多、選擇性和可近性也遠高於美國;對於早期乳癌手術後或是化療結束後應接受輔助性放射治療的病患,如非必要否則應趁早開始放射治療療程,以免因延誤治療而影響療效。
參考文獻:
Cancer 2008;113:3108–15.
題目:
Correlates and Effect of Suboptimal Radiotherapy in Women With Ductal Carcinoma In Situ or Early Invasive Breast Cancer